4月19日,在新疆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新疆青少年研究中心、新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联合新疆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温泉校区、师大学府社区协同开展“与‘泥’相遇 ‘陶’乐融融”陶艺体验活动。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代表、硕博研究生代表、幼儿及家长参加活动。
幼儿参观陶艺作品
活动现场
活动中,幼儿和家长通过亲身体验陶艺制作过程,感受中国陶泥艺术的独特之美,为幼儿从小培育、增强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奠定基础。
寓教于乐,感受陶艺魅力
主持人:“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幼儿:“春天”。主持人:“春天有哪些特点呢?”幼儿:“遍地花开”“万物复苏”。主持人:“春天是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季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春天还是播种的季节,我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地,大地不仅孕育了生命,还为我们的生活和创作提供很多资源,比如泥土。陶艺传递着中国独特的审美艺术特点与创造智慧。春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亲密接触大地馈赠于我们的泥土,今天我们的活动主题是与‘泥’相遇 ‘陶’乐融融。”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斯雯发言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斯雯表示,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模式,特别是聚焦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此打造样板支部工作新亮点。此次活动,通过与幼儿园、社区、家庭携手,构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模式,孩子们在实践中传承文化、锻炼能力,家长增进亲子情感,社区居民参与文化传播。高校师生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党员的先锋模范精神融入到教育实践、社会服务中,推动党建与教育深度融合,党支部将持续有效开展“党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
新疆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温泉校区副园长候晓倩发言
新疆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温泉校区副园长候晓倩表示,陶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艺术代表,从新石器时代至今陶器一直在不断发展,彰显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艺术,它是幼儿亲身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刘维国老师讲解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刘维国老师首先对陶艺背景文化和陶器、瓷器的区别进行了讲解,指导幼儿用手触摸,耳朵倾听来区分陶和瓷。之后刘老师仔细介绍了各种陶瓷工具的名称及使用方法,演示了拉坯机的用法,现场人员认真聆听介绍,积极准备体验。
亲子协作,捏塑童真创意
亲子尝试体验拉坯机
亲子尝试体验陶艺工具
活动现场,家长化身幼儿的“小助手”,协助幼儿尽情创作。老师们穿梭在各组家庭之间,适时提供指导与帮助。时不时传来幼儿响亮又惊喜的声音:“妈妈你看!我做成了一个罐子!”“我捏出了一个房子!”
作品初成,定格美好瞬间
幼儿展示陶艺作品
幼儿展示陶艺作品
经过一个小时的创作,幼儿的手上展示出的陶艺作品,有碗、罐子、茶壶等器具,还有房子、螃蟹、小怪兽......幼儿和家长的脸上洋溢着开心幸福和自豪的微笑。拍照时,幼儿主动热情地介绍亲手创造的作品。
分享交流,共同攻克难关
倾听幼儿对本次陶艺活动的亲身体验和独特感受
幼儿非常喜欢玩泥巴,喜欢陶艺,下次还想继续来玩。有些幼儿分享了自己在制作工程中遇到的困难,如“拉坯机有时会转的很快,控制不好速度”“我的泥巴软软的,支棱不起来”“我发现如果拉坯机转的很快,泥巴就会脱离转盘中心”。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沙迪克江老师表示,第一次体验陶泥艺术,他觉得很有意思,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陶艺技巧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需要慢慢静下心来用心感受和制作。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苏文强老师表示,作为此次亲子陶艺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见证这场活动圆满开展,孩子们专注创作的眼神、家长们全情投入的陪伴,深刻感受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近家庭、幼儿园、社区、高校的多重育人价值。
家长点赞,期待后续活动
家长对本次活动表示肯定
家长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宝贵机会,“我的孩子喜欢玩泥巴,不管到最后做出来的成品怎么样,他体验的过程是很快乐的,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活动,并且期待今后继续开展这样的活动”。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石慧艳老师总结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石慧艳老师在总结时表示,在新疆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这一平台上,我们开展了以党建为引领的家园社校团建,通过陶艺体验活动,搭建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桥梁。通过本次的陶艺体验活动,家长与幼儿在参与过程中增进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艺”的理解,以更自然的方式融入到家园社校协同共育中,形成了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活动充分发挥了高校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同时又充分体现了陶泥艺术活动的参与性、趣味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校社家园协同共育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合影留念
活动最后,大家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美好时刻。
陶泥是大地的馈赠,亲子是温暖的纽带。孩子们用小手捏塑美好世界,家长用陪伴守护幸福童年,每一团陶泥都化作成长的印记,让艺术与爱在此刻悄然发芽。
文字:冯江英 石慧艳 李汶酌
图片:胡东进 张越洋 高瑜